關于我們
書單推薦
新書推薦

1942—1945:我的上海淪陷生活

1942—1945:我的上海淪陷生活

定  價:59 元

        

  • 作者:顏濱 著,采金 整理
  • 出版時間:2015/6/1
  • ISBN:9787010147338
  • 出 版 社:人民出版社
  • 中圖法分類:I266.5 
  • 頁碼:
  • 紙張:膠版紙
  • 版次:
  • 開本:16開
9
7
1
8
4
7
7
0
3
1
3
0
8
  1937年8月13日,日軍進攻上海,淞滬會戰(zhàn)打響,11月12日,日軍占領上海,上海淪陷。但因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日軍尚未進占,形成了“孤島”。1941年12月7日,日本偷襲珍珠港,太平洋戰(zhàn)爭爆發(fā)。次日,日軍進占租界,上海全面淪陷。上海淪陷后,普通市民的生活狀況怎樣?每天的日子到底是怎么過的,想些什么,干些什么,開門七件事是如何應付的,謀生、學習、婚戀、消遣、喜怒哀樂、人際交往等具體情況是什么?以前,我們主要是從反映那個時代的文學作品、電影以及個別回憶文章和教科書中得到一些印象。如:水深火熱、饑寒交迫、朝不保夕、家破人亡、流落街頭、凍餓病死,等等。在淪陷區(qū),這些情況都是很普遍的,但真實的生活會只是這些嗎?生活是立體的,多面的,鮮活的,有血有肉的,是酸甜苦樂五味俱全的,不是幾個概念就能全概括了的。那么,我們有什么辦法能夠全景呈現(xiàn)那時的生活影像呢?當然,最好的途徑就是讀一讀那個時代的人所留下的資料,這些第一手資料里面最珍貴的當然是日記了!1942-1945:我的上海淪陷生活》,就是這樣一本日記。日記作者顏濱,1923年8月25日(農(nóng)歷7月14日)生,寧波洪塘人。年幼喪母,父親續(xù)弦,是祖母一手拉扯大。作者曾在洪塘小學讀了6年書,大概是父親去世后,于1937年1月隨姐姐到上海讀了中學,但沒讀高中。中學畢業(yè)后就到元泰五金店當了學徒,1942年開始寫日記時,大概是剛出徒,是店里*等的五個職員之一。父親去世前,家境就已貧困,房子土地都抵押給了別人。作者少年坎坷,命運多舛,造就了他志向遠大、勤奮好學、廣交朋友、嫉惡如仇、多情善感、自卑多疑等性格脾氣,他的日記將70多年前淪陷區(qū)最底層老百姓,特別是作者本人以及與作者關系密切的十幾個青年人的工作、學習、娛樂、戀愛、社交等生活狀況,真實地呈現(xiàn)在了人們面前,讓讀者好似身臨其境,真切感受到也觸摸到了這段歷史,豐富了讀者的感覺和視覺。
  顏濱的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,它沒有做作,沒有掩飾,是特別直率、特別真實的。他生動地記錄了他的日常生活,記錄了他的親身經(jīng)歷和見聞,記錄了他對人對事的看法,記錄了他內(nèi)心真實的感情活動。但他沒有想到,他記載的這些純屬個人的生活瑣事,今天卻成了我們難得的極其寶貴的歷史資料,具有很高的直接史料的價值,是想研究和了解那段歷史者所應該參考的。
 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日記的主要內(nèi)容和它所包含的歷史價值。
  一、樸素的愛國情懷、仇日抗日思想和抗戰(zhàn)必勝的信心。上海淪陷了,但上海人民的心沒有淪陷。作者作為一個熱血青年,經(jīng)常為茍安偷生于上海而感到羞恥,時刻想著到內(nèi)地去,到抗日的第一線去,并且差一點就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愿望。他同廣大市民一樣,痛恨日方,痛恨與日方合作的人,同情流離失所的難民。在日偽殘暴統(tǒng)治和奴化宣傳教育下,他們半點也沒有被奴化、甘愿做亡國奴,而是心向抗戰(zhàn)前線,堅定地認為抗戰(zhàn)必勝,目前所遇困境只是黎明前的黑暗,他們?yōu)槊罊C轟炸上海而歡呼。一個普普通通的店員,這些最底層的民眾,倒比汪偽那些大人物們看得高遠,比他們有骨氣。
  二、日記真實記載了淪陷區(qū)進步青年不甘墮落、勤奮學習、立志報國的情況。作者以及與作者交往密切的十幾個男女好友,深知學習的重要性,酷愛學習,除自學外,幾乎每天都要到夜校的補習班去上課,千方百計、想方設法實現(xiàn)自己的學習夢。他們拒絕麻將和舞廳的誘惑,風雨無阻。學習的課程主要是國語和英文。日記中記載了大量的學習方面的事情,他們想通過學習,提高自己,以實現(xiàn)自己的遠大理想,報效國家,服務民眾。
  三、淪陷區(qū)青年平時非常活躍,經(jīng)常組織聚會、集體游玩、走訪朋友。讀顏濱的日記,讓人感受頗深的就是淪陷區(qū)的大多數(shù)青年追求進步,努力學習,熱愛生活,喜歡讀書,喜歡交友,珍視友誼,不甘墮落。他們經(jīng)常組織聚會、郊游,討論學習,游玩嬉戲,唱歌詠詩,觀影看戲,聚餐飲酒;同學朋友來往密切,經(jīng)常相互走訪,頻繁串門,商討謀生之道,談論學習寫作與理想。作者在店中,上班時間說走就走,來去自由,好像根本不用請假。因經(jīng)常外出,經(jīng)理有時難免抱怨幾句,但作者總是理直氣壯地頂回去。這在今天的我們看來,也有點不可思議。
  四、殫精竭慮,自辦刊物。利用晚上的時間上補習學校,是淪陷區(qū)男女青年踴躍參加的一項活動,一則學習知識,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;二則為了多交朋友,充實業(yè)余生活的空虛寂寥。因此,上課之外,學生們還自發(fā)地組織了許多聯(lián)誼活動,如學友交誼會、辯論會、踏青郊游、聚餐、看電影戲劇等。而自辦刊物,在當時的夜校也已蔚成風氣,這又是同學聯(lián)誼的一條重要紐帶。1942年的時候,作者曾和幾個同學成立了一個星火社,并試辦《星火》雜志,但沒有持續(xù)下去。1944年,作者聯(lián)絡幾位好友同學,將已停辦的《星火》重新辦了起來。此后一直為《星火》而奔波,征求意見,發(fā)展會員,組織活動、組稿改稿,撰寫謄抄油印稿件,不懼雜務,帶頭實干,克服種種困難辦了十幾期。作者還參與了所在夜校《夜友》、《六英》的編輯及創(chuàng)作,并曾向別的夜中學所辦的《寒光》月刊學習經(jīng)驗。
  五、日記真實地反映了社會底層市民的日常生活。市民日常生活,最重要的當然要看收入支出情況。先說說作者吧。1942年,作者在店里屬最底層,拿*工資。雖然生意清淡,但店里能夠根據(jù)物價等及時調(diào)整工資和津貼,作者尚能滿意。作者1942年4月的薪水連津貼是71元,5月份漲到109元。7月份的薪水突然增加了近三倍,“今天有一件值得欣慰的事,便是我們的薪水突然猛加了一下。據(jù)胡先生今晚開來的單子,下月份我的薪水竟有149元中儲券了。上月份只有109元的舊法幣,以二作一計算只有中儲卷55元還不到。這次突然所加,計算法是照上月份薪水數(shù)以舊法幣改作新法幣,另外再加40元算是津貼。雖然照近來的物價計算,這區(qū)區(qū)之數(shù)不值一用,但是這次總算意外的收入,并且所加的數(shù)目也不在小數(shù)。對于各種繳用不無小補,我已覺得甚為滿意了!保1942年6月30日)“早上拿了這次突然而加的薪水,俱各笑逐顏開,稱心滿意了。”(1942年7月1日)7月22日,店里分紅,作者拿到了3500元,這個數(shù)目超出了作者的預想。1943年,作者全部收入計薪金約4800元,紅利14000元,自己買賣貨物所賺有18000余,此外“尚有生油四十斤、肥皂壹箱亦可作為盈余”,全年支出26000余,結(jié)存現(xiàn)幣11000余。(1944年1月3日)然而到1944年,作者已經(jīng)入不敷出了,但生活能勉強維持下去。
  薪水收入尚能令人滿意,那么作者的日常工作又怎樣呢?從作者顏濱的幾段日記來看就很能說明問題。
  “本號的貨物因受統(tǒng)制的影響,生意清淡得可憐,尤其是這幾天幾乎是完全地停頓了。所以,我們除了吃飯之外,簡直毫無別事,因此我實覺無聊之極!”(1942年4月3日)“半天習字,半天辦公,生活是多么的舒暢而有規(guī)律啊,但也是如何的平凡和無聊。 保1944年2月4日)“動則思靜,靜則思動。生活得太閑散,就想用一種工作來調(diào)劑。這并不是說我每天不做一點工作,是因為個人工作太乏味,太枯燥了!保1944年5月3日)“下了一整天的雨,不高興出去,倒也安心地坐在店里做事,上午把賬簿如數(shù)料理清楚,午后抄了半天的《星火》稿紙。近日生活過得很安定,工作也很緊張,整日的工作,尚嫌時間不足,當然很少有浪費的時候。清晨六時半起身,梳洗完畢就走至杜美公園,約于八時回來。早飯后,通常到證交去,這雖然似乎比較多余,但為了生活為了多學些商業(yè)上的經(jīng)驗,也就不是多余的了。午后,不是整理《星火》稿件便是寫信或作文,還有英文課很緊,必須費相當時間預備,還有不能或免的俗務,須料理或奔走。晚飯后是讀書的時間,回來已是九時余,若有燈還要做些事,否則也就是入睡的時間了!保1945年4月18日)抗戰(zhàn)勝利后,店里的經(jīng)營逐步走向正常,作者在日記中感嘆:“我數(shù)年來自由的生活,也將因此受到了改變,我再不能整日去奔我所歡喜奔的地方,去做我所歡喜做的工作,我也不能同二三知友作長時間的歡娛和暢談了!保1946年1月10日)
  六、作者感情經(jīng)歷豐富,日記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比較開放和敢愛敢恨、追求幸福的自由戀愛觀。
  作者自幼喪母,有點戀母情節(jié),渴望女性的溫柔,對女性容易產(chǎn)生好感。多情善感,又自卑多疑,藕斷絲連,態(tài)度曖昧,同時對幾位女性用情,雖然交了幾個素質(zhì)不錯的女朋友,但都無果而終。
  ——“我發(fā)現(xiàn)我對曹若芬又發(fā)生了興趣,她有嬌小玲瓏的身材,活潑天真的個性,至于她的年齡我相信決不會超過十八歲,一對靈活的眸子,不時地注視著我,清秀而討人喜愛的嫩臉,永遠掛著笑容!瓕τ诋愋,不知怎的,近年來總很容易發(fā)生情感,并且一個又一個的,這不是我見新棄舊,其實我因為我并不想于最近找到一個終身伴侶,何況有幾個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呢!乘現(xiàn)在夜已深,左右不能再做什么事,不妨把歷來所交的異性來一個系統(tǒng)地分析。
  第一個,要推蓮姐了,那是在民國三十年,我們都是十九歲,雖然那時的種種舉動及情景未免有些可笑,不過這還是我第一次嘗到所謂“戀”的滋味,并且這時候我還是一顆最完整的赤心,沒有做作,沒有虛飾,在我知道勢必未能永久在一起的時候,我們就進一步成為了姐弟。最可貴的,現(xiàn)在她雖然已是一個孩子的母親,可是我們間的情感及這個名義,雖然因很少見面,未有如那時的密切,但至少還保存著,由這一點看,可知我們那時情感的密切與真摯。
  第二該是梅姐了,她雖然在上海維新兄家只住過一年,但對我的一番熱誠,也足使我感激,尤其在前年我來申后第一次返鄉(xiāng)時(當時她還沒有出閣),我們簡直可以說是形影不離,終日地在一起玩,不過我對于她始終不曾起過特殊的觀念,值得一說的,現(xiàn)在她雖然早已屬于姓趙的了,然而我們還依舊不斷地通著信,當我返鄉(xiāng)時,她依舊保有往昔的熱情,伴我同行同玩。
  第三是靜敏了吧,那也已是前年秋季班的事了,在那時我的確也曾一時為她所顛倒,不過數(shù)月后,我即發(fā)現(xiàn)她還不足以稱我理想中的伴侶,而把她冷淡下去。有一個相當悠長的時間,我們沒有通過音訊,不想于去歲末,她因受到了嚴重的刺激,又給我兩封充滿了熱情的信,我為了不使她過分失望及酬答她對我的一番好感,不得不敷衍著她,日前我又有一封信給她,不知她可曾收到。
  嵐姍,可以說是第四了。我們真可以說是一見傾心,只在由甬來滬之船上由金信孚介紹相識,相處不過數(shù)個小時,但卻保持了我們永久的友誼。不過后來從我探聽得她與鴻志早已有了超乎朋友的情感后,便不敢與她十分接近,因為我決不愿奪人之所愛。相見恨晚,這是我坦白地對她說的,至于她對我的一片深情,也只好銘感于肺腑了。
  再推下來就是現(xiàn)在的怡馨及霞麗。對于怡馨,我們雖然每天見面,并且常常在一處玩,玩得這樣的親密,可是她一顆神秘的心,我始終揣測她不透。霞麗也許比較勉強些,因為我們始終還沒有一個長時間的單獨敘談,然而她贈我照片于從前,平時也時時顯示著對我的特殊,決不能因她生性豪爽,不慣于她人的溫存,就說她對我沒有異常的情感,何況我的確也有幾分愛她呢。
  其余如曹瑞棣、姚瑞云、秦綺英等,她們雖然都給我一種特殊的好感,不過我始終不十分發(fā)生興趣,換句話說,就是我處于被動的地位,只不過敷衍敷衍罷了。至于胡秉梅,那更是完全屬于胡鬧。
  縱觀以上所記,我這幾年青春的過程中,也可以說不很寂寞了,同時我也嘗遍了甜苦酸辣的滋味,而且還在繼續(xù)嘗下去,不過現(xiàn)在我的心境比較寬大,對世事也已有較深的體認,已不如以前的易于沖動了,至于將后的永久伴侶,究竟是誰,我現(xiàn)在顯然還不想挑選或決定,當然還無從知道,那也只有看將來的際遇了。(1945年4月19日)
  ——“若芬近日對我的態(tài)度突飛猛進,無疑的,在他人看來我們已成一對情深意切的情侶,她似乎是專一的愛著我,我也不能否認對她不無戀戀。今天在兆豐公園玩樂了一下半天,她小鳥般倒在我的懷里,我輕輕地吻著她。”(1945年11月2日)
  日記中還有許多重要內(nèi)容,如觀看電影戲劇話劇,物價的飛漲,傳統(tǒng)風俗習慣等等,在此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。
  《1942-1945:我的上海淪陷生活》里面的信息量巨大,是研究和了解那個時代所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。為保持歷史原貌,除極個別無法辨認或有明顯錯誤的詞句外,整理者未作任何改動,原汁原味地呈現(xiàn)給讀者,讓讀者真實感受到那個時代大上海的氣息。
 你還可能感興趣
 我要評論
您的姓名   驗證碼: 圖片看不清?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
留言內(nèi)容